Image

刘崇德


刘崇德,临县后月镜村人。8岁入本村小学,16岁毕业于方山省立第二平民高小,18岁到县城“常庆元”药店当学徒,后任会计。其间,他刻苦攻读中医典籍,成为一名医生。

刘崇德青年时期虽然步人医门,但他更关心国家大事,向往革命。抗日战争中,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6年(1937年),考入牺盟会领导的国民军官教导团,加入牺盟会。同年结业回县,先后任三区助理员,两级学校书记员、教员。民国27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10月,受党组织派遣任三区区长。临县解放后,历任一区区长、黄河商店经理、方山县财政科长、临县人民政府秘书等职。

民国33年(1944年),刘崇德遵照中共临县县委的安排,创办县立医院。当时既无资金又无设备,他艰苦创业,开办了临县第一座县立医院,取名“民众医院”,他任院长。

1952年9月,刘崇德被选为临县副县长。职务变了,他为人民服务的本色未变。平易近人的他处处关心群众疾苦。有一次,路遇一人腹 痛在地上打滚,他亲自护送到医院,并自己出钱给患者买药。患者病愈,感激地说:“刘县长真是咱穷苦人的好县长。”

20 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刘崇德任兴县、榆次专署卫生科长,省卫生厅中医处秘书,中医学会山西分会常务理事,省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副院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医事业,曾与排斥中医的行为作过不懈斗争。1956 年亲自搜集、整理、编辑了 20 多万字的《山西省中医验方秘方选》。他还深入门诊、病房和医务人员中总结中医治疗经验,并为西医学中医班讲课,讲授中医的学术理论。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造反派夺了权,仍每天坚持看门诊,并带领中医研究所的医生深入文水县的8个公社为农民看病。医疗队被围攻,他义正词严,挺身解围。1970年,刘崇德被下放到临县白文镇插队,他积极帮助农村办医疗所,传授医疗技术,给白文中学卫生班讲课,翻山越岭为周围几十个山村的农民看病,受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刘崇德医德高尚,给人治病从不收受分文。他的处 方药味少,价廉,效高。1961年他被邀请到北京,为一位部长治高血压,仅开了4味草药。部长认为他服了几千元的药尚不见效,不以为然,结果一剂见效,连服 10剂,只用了7元钱病就好了。

1980年至1982年,他带病将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写成20万字的医案、医话,奉献于社会。1982 年病逝。

263596

刘崇德事迹收录于《吕梁名人传略》


刘崇德


刘崇德,临县后月镜村人。8岁入本村小学,16岁毕业于方山省立第二平民高小,18岁到县城“常庆元”药店当学徒,后任会计。其间,他刻苦攻读中医典籍,成为一名医生。

刘崇德青年时期虽然步人医门,但他更关心国家大事,向往革命。抗日战争中,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6年(1937年),考入牺盟会领导的国民军官教导团,加入牺盟会。同年结业回县,先后任三区助理员,两级学校书记员、教员。民国27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10月,受党组织派遣任三区区长。临县解放后,历任一区区长、黄河商店经理、方山县财政科长、临县人民政府秘书等职。

民国33年(1944年),刘崇德遵照中共临县县委的安排,创办县立医院。当时既无资金又无设备,他艰苦创业,开办了临县第一座县立医院,取名“民众医院”,他任院长。

1952年9月,刘崇德被选为临县副县长。职务变了,他为人民服务的本色未变。平易近人的他处处关心群众疾苦。有一次,路遇一人腹 痛在地上打滚,他亲自护送到医院,并自己出钱给患者买药。患者病愈,感激地说:“刘县长真是咱穷苦人的好县长。”

20 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刘崇德任兴县、榆次专署卫生科长,省卫生厅中医处秘书,中医学会山西分会常务理事,省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副院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医事业,曾与排斥中医的行为作过不懈斗争。1956 年亲自搜集、整理、编辑了 20 多万字的《山西省中医验方秘方选》。他还深入门诊、病房和医务人员中总结中医治疗经验,并为西医学中医班讲课,讲授中医的学术理论。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造反派夺了权,仍每天坚持看门诊,并带领中医研究所的医生深入文水县的8个公社为农民看病。医疗队被围攻,他义正词严,挺身解围。1970年,刘崇德被下放到临县白文镇插队,他积极帮助农村办医疗所,传授医疗技术,给白文中学卫生班讲课,翻山越岭为周围几十个山村的农民看病,受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刘崇德医德高尚,给人治病从不收受分文。他的处 方药味少,价廉,效高。1961年他被邀请到北京,为一位部长治高血压,仅开了4味草药。部长认为他服了几千元的药尚不见效,不以为然,结果一剂见效,连服 10剂,只用了7元钱病就好了。

1980年至1982年,他带病将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写成20万字的医案、医话,奉献于社会。1982 年病逝。

263596

刘崇德事迹收录于《吕梁名人传略》


版权所有:中共吕梁市委党史研究室
备案号:
晋ICP备14007065号-1
技术支持:龙采科技集团

版权所有:中共吕梁市委党史研究室(吕梁市地方志研究室)         
 监督电话:0358-8222182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备案号:
晋ICP备14007065号-1
技术支持:龙采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