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初心向党 一生奉献 抗战杀敌的草根英雄 ———忆原离石县五区区委书记雷步选


编辑:2023-10-26 15:30:22


雷步选(1921.3-2007.12),山西省离石城内人,194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历任小神头乡青委书记、民兵中队长、抗日村长,他机智勇敢,率领民兵多次出色完成了扰敌、袭敌任务。1944年12月在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被授予“晋绥边区甲等民兵英雄”称号。后任离东县五区区委组织部长、副书记、书记,离石县小神头乡党委书记,离石县驻榆次专区合作办事处副科长,离石牧场、改良站、奶牛场场长。1983年离职休养,享受县团级政治待遇。2007年12月18日因病去世,享年87岁。雷步选同志的一生很好的诠释了“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的吕梁精神。

 

机智勇敢建奇功

 

1937年抗日战争全 面爆发,16岁的雷步选参加了民兵,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

他先在小神头一带从事党领导下的青年工作,不久任乡青委书记,宣传发动青年人积极参战,与日军作斗争。1941年起担任小神头乡民兵中队长、抗日村长。他带领当地民兵埋地雷、围碉堡、扰敌人,与驻离东县信义、小神头一带的日军进行了无数次殊死斗争。同时,他积极组织群众转移,救护伤病员,运送抗日情报以及枪支弹药、粮草等军需物资,为离东县抗日救国工作作出了贡献。

1943年2月,日伪军100多人进驻离东县归化村。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当地老百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日军成立了维持会、警察署,强迫群众修碉堡、送粮食,在碉堡周围设立敌据点,到处横行霸道,胡作非为。归化村碉堡那时常驻的有20 多个日本兵。有一次,日本兵又出来抢走了老百姓的两群羊和十几头耕牛,雷步选得到情报后,立即组织了十几个民兵前往归化村,跟敌人展开了斗争。由于当时敌人对地形不是很熟悉,又遇上了誓死要帮老百姓夺回牛羊的民兵,便舍弃了抢来的牛羊逃回了碉堡中。这次战斗民兵毫发无损,还击毙了日军3人。老百姓都高兴的夸“还是老雷和民兵好”。

日伪军从归化村往碉堡运送生活用品时,雷步选又带领民兵多次进行围困打击,迫使敌人只能挖战壕进行地下运输。雷步选他们便设法在敌人的战壕里埋地雷,炸死了4个日本兵。就这样他带领民兵与敌人周旋一年多,先后作战 17 次,击毙日军20多人、伪军8人,日军在他们的有力打击下只能狼狈撤离归化村。

1944年,日军要在离东县境内的崖窑湾扫荡,雷步选得知情报立即带领100名民兵赶往崖窑湾村与该村民兵接上头,他们准备占领山头,抢占有利地形,不料山头早已被敌人所占。被敌人发现后,他们立即撤退,由于当时枪支紧缺,他就把自己的枪给了同来的民兵,只拿了两个手榴弹,随时准备和敌人拼命。敌人发现他们后立即开枪射击追赶,他指挥其他民兵迅速撤离,自己在往山下跑的路上发现了一株圆形小树,繁茂的树枝树叶挡住了整个树干,他机智地爬上去隐蔽起来。敌人在树林里搜寻了一天一夜,还不时用机枪扫射,他大气也不敢出,敌人抓不到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1944夏收时节,日军在离东一带到处抢粮,雷步选得知后带领民兵在日军出入的道路上埋设了地雷。他亲自在日军经常出入的路上埋下一颗60斤重的大地雷,日军先头部队在强割群众麦子时绕道而行,但在返回的路上踩响了地雷,一下炸死了五六个日军,其中还有一个小队长。此后日军再也不敢来肆意抢粮了,雷步选因此被大家誉为“地雷大王”。1944年12月,他光荣地出席了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被授予“晋绥边区甲等民兵英雄”称号。

雷步选不仅对敌斗争勇敢,而且积极参加各种“劳武结合”活动。如组织互助组、变工组,发展地方生产。他为支前和抗战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他工作认真,不怕吃苦,密切联系群众,因而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地方工作显担当

 

1944年冬天,雷步选同志调任离东县五区区委组织部长,走上区级领导岗位。1946年,他在兴县参加了晋绥分局党校学习。经过一年多学习,雷步选同志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1947年起,雷步选先后担任离石五区区委副书记、书记,积极从事解放战争的支前工作。他动员群众踊跃支前,抬担架,送公粮,参军参战,为彻底打垮国民党反 动派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雷步选任离石县小神头乡党委书记。1953年至1955年,进入榆次专区文化补习学校学习,结业后任离石县驻榆次专区合作办事处副科长;1957年复任离石县小神头乡党委书记。

1960年,为了发展离石经济,临危受命,服从组织安排,到离石县畜牧局下属的离石牧场工作,先后任牧场、改良站、奶牛场场长。虽然环境变了,职位变了,但他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没有变,在职几十年如一日,为党为公、任劳任怨。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只有不断解决好饲料问题,才能加快畜牧业发展。他亲自走村串户收购新鲜的草料,确保草料的质量。为了增加牲畜的出栏率,他亲自远赴内蒙、榆林、忻州等地考察,学习牲畜养殖技术,使牧场畜群保持合理的结构,对加快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

牧场除了畜养马、牛、羊等外同时还加工醋、粉条、豆腐等,除了自供还对外销售。

他到了牧场后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每天天不亮就自己先出工,等工人们起床上工时已经往返担了两趟莜麦了,而自己家里的大小事情都顾不上管,农业社分粮别人家早早就拉回家了,而他家当时孩子们都小,没有劳力,到天黑也拉不回家。

到奶牛场工作后又开始谋划奶牛场的发展,把奶牛养殖作为引领养殖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来对待,建设规范的奶牛养殖场,普及推广良种高产奶牛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发展高 效益的奶牛产业。从内蒙古、忻州等地考察购买良种奶牛20多头,后来发展到50多头。为了搞好奶牛疫病防治,提高牛奶质量,不惜一切代价外出培训有关人员,确保牛奶质量安全。

他对待职工比对自己的亲人还上心。有一次有个职工得了急性肠炎,他冒着大雨坐着拖拉机送到医院,自己掏钱陪着看病,等家属来了吃住都安排到自己家,等回家时还给装上了路费。1982年,中阳城内和家巷郭赧拴一家五口下草窖拿草,结果一连下去五个人都没有上来,都因草窖内青贮饲草发酵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听到此消息,他立马带领有关人员去当事人家里进行慰问,同时把他们家养殖的三头奶牛全部买回牛奶厂,给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他对自己的子女要求特别严格,从不允许孩子们因为他的关系搞特殊。儿子待业在家时在牛奶厂开四轮车,还帮忙打杂,工作了近一年,不让给工资,他说就是让孩子来这里锻炼。

他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评优评模、调资都让给别人,总觉得别人的困难比自己多。  

他在牧场、奶牛场、改良站工作期间,为发展山区农田、家畜家禽改良以及离石改革初期的干部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一干就是20多年,直到1983年离职休养,享受县团级政治待遇。

 

功成身退育后人

 

雷步选一生刚正不阿,做事认真负责,思想境界很高。他在市委史志研究室工作的女儿雷晓晴说,2003年修建高速公路进行拆迁,正好经过他们的房屋。政府号召广大群众积极配合,但有许多拆迁户拒不搬走,与政府死缠烂打。他说建设高速路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好事,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老革命,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以身作则,第一个带头搬了出去,许多人都劝他,老革命老功臣,应该趁机向政府多要点钱,但他却说,他是一个共产党员,他要时刻为国家、为人民着想,国家培养了他,比起牺牲了的千千万万的战友,比起农村来的许多同志他是幸运的,他已经很感谢国家、感谢党了,他怎能拖党的后腿?

雷步选不止一次的说他是受了没有文化的害,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到了老年经常看新闻联播和石州新闻,非常关心国家大事、离石大事,他还教导他的儿女们要勤于学习、认真工作,要为国家的建设做贡献。他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雷步选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显示了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的优良品质。在对敌斗争中,他英勇顽强,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功绩卓著;在领导岗位上,他工作积极,认真负责,作风正派,平易近人,谦虚谨慎,联系群众,口碑良好;在平凡岗位上,他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无怨无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赢得了党和人民的好评;离休后,他时刻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从不向党提非分的要求,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言和党的初心使命。

 

 

作者:王娟 雷晓晴  吕梁市委史志研究室


初心向党 一生奉献 抗战杀敌的草根英雄 ———忆原离石县五区区委书记雷步选


编辑:2023-10-26 15:30:22


雷步选(1921.3-2007.12),山西省离石城内人,194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历任小神头乡青委书记、民兵中队长、抗日村长,他机智勇敢,率领民兵多次出色完成了扰敌、袭敌任务。1944年12月在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被授予“晋绥边区甲等民兵英雄”称号。后任离东县五区区委组织部长、副书记、书记,离石县小神头乡党委书记,离石县驻榆次专区合作办事处副科长,离石牧场、改良站、奶牛场场长。1983年离职休养,享受县团级政治待遇。2007年12月18日因病去世,享年87岁。雷步选同志的一生很好的诠释了“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的吕梁精神。

 

机智勇敢建奇功

 

1937年抗日战争全 面爆发,16岁的雷步选参加了民兵,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

他先在小神头一带从事党领导下的青年工作,不久任乡青委书记,宣传发动青年人积极参战,与日军作斗争。1941年起担任小神头乡民兵中队长、抗日村长。他带领当地民兵埋地雷、围碉堡、扰敌人,与驻离东县信义、小神头一带的日军进行了无数次殊死斗争。同时,他积极组织群众转移,救护伤病员,运送抗日情报以及枪支弹药、粮草等军需物资,为离东县抗日救国工作作出了贡献。

1943年2月,日伪军100多人进驻离东县归化村。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当地老百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日军成立了维持会、警察署,强迫群众修碉堡、送粮食,在碉堡周围设立敌据点,到处横行霸道,胡作非为。归化村碉堡那时常驻的有20 多个日本兵。有一次,日本兵又出来抢走了老百姓的两群羊和十几头耕牛,雷步选得到情报后,立即组织了十几个民兵前往归化村,跟敌人展开了斗争。由于当时敌人对地形不是很熟悉,又遇上了誓死要帮老百姓夺回牛羊的民兵,便舍弃了抢来的牛羊逃回了碉堡中。这次战斗民兵毫发无损,还击毙了日军3人。老百姓都高兴的夸“还是老雷和民兵好”。

日伪军从归化村往碉堡运送生活用品时,雷步选又带领民兵多次进行围困打击,迫使敌人只能挖战壕进行地下运输。雷步选他们便设法在敌人的战壕里埋地雷,炸死了4个日本兵。就这样他带领民兵与敌人周旋一年多,先后作战 17 次,击毙日军20多人、伪军8人,日军在他们的有力打击下只能狼狈撤离归化村。

1944年,日军要在离东县境内的崖窑湾扫荡,雷步选得知情报立即带领100名民兵赶往崖窑湾村与该村民兵接上头,他们准备占领山头,抢占有利地形,不料山头早已被敌人所占。被敌人发现后,他们立即撤退,由于当时枪支紧缺,他就把自己的枪给了同来的民兵,只拿了两个手榴弹,随时准备和敌人拼命。敌人发现他们后立即开枪射击追赶,他指挥其他民兵迅速撤离,自己在往山下跑的路上发现了一株圆形小树,繁茂的树枝树叶挡住了整个树干,他机智地爬上去隐蔽起来。敌人在树林里搜寻了一天一夜,还不时用机枪扫射,他大气也不敢出,敌人抓不到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1944夏收时节,日军在离东一带到处抢粮,雷步选得知后带领民兵在日军出入的道路上埋设了地雷。他亲自在日军经常出入的路上埋下一颗60斤重的大地雷,日军先头部队在强割群众麦子时绕道而行,但在返回的路上踩响了地雷,一下炸死了五六个日军,其中还有一个小队长。此后日军再也不敢来肆意抢粮了,雷步选因此被大家誉为“地雷大王”。1944年12月,他光荣地出席了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被授予“晋绥边区甲等民兵英雄”称号。

雷步选不仅对敌斗争勇敢,而且积极参加各种“劳武结合”活动。如组织互助组、变工组,发展地方生产。他为支前和抗战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他工作认真,不怕吃苦,密切联系群众,因而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地方工作显担当

 

1944年冬天,雷步选同志调任离东县五区区委组织部长,走上区级领导岗位。1946年,他在兴县参加了晋绥分局党校学习。经过一年多学习,雷步选同志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1947年起,雷步选先后担任离石五区区委副书记、书记,积极从事解放战争的支前工作。他动员群众踊跃支前,抬担架,送公粮,参军参战,为彻底打垮国民党反 动派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雷步选任离石县小神头乡党委书记。1953年至1955年,进入榆次专区文化补习学校学习,结业后任离石县驻榆次专区合作办事处副科长;1957年复任离石县小神头乡党委书记。

1960年,为了发展离石经济,临危受命,服从组织安排,到离石县畜牧局下属的离石牧场工作,先后任牧场、改良站、奶牛场场长。虽然环境变了,职位变了,但他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没有变,在职几十年如一日,为党为公、任劳任怨。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只有不断解决好饲料问题,才能加快畜牧业发展。他亲自走村串户收购新鲜的草料,确保草料的质量。为了增加牲畜的出栏率,他亲自远赴内蒙、榆林、忻州等地考察,学习牲畜养殖技术,使牧场畜群保持合理的结构,对加快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

牧场除了畜养马、牛、羊等外同时还加工醋、粉条、豆腐等,除了自供还对外销售。

他到了牧场后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每天天不亮就自己先出工,等工人们起床上工时已经往返担了两趟莜麦了,而自己家里的大小事情都顾不上管,农业社分粮别人家早早就拉回家了,而他家当时孩子们都小,没有劳力,到天黑也拉不回家。

到奶牛场工作后又开始谋划奶牛场的发展,把奶牛养殖作为引领养殖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来对待,建设规范的奶牛养殖场,普及推广良种高产奶牛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发展高 效益的奶牛产业。从内蒙古、忻州等地考察购买良种奶牛20多头,后来发展到50多头。为了搞好奶牛疫病防治,提高牛奶质量,不惜一切代价外出培训有关人员,确保牛奶质量安全。

他对待职工比对自己的亲人还上心。有一次有个职工得了急性肠炎,他冒着大雨坐着拖拉机送到医院,自己掏钱陪着看病,等家属来了吃住都安排到自己家,等回家时还给装上了路费。1982年,中阳城内和家巷郭赧拴一家五口下草窖拿草,结果一连下去五个人都没有上来,都因草窖内青贮饲草发酵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听到此消息,他立马带领有关人员去当事人家里进行慰问,同时把他们家养殖的三头奶牛全部买回牛奶厂,给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他对自己的子女要求特别严格,从不允许孩子们因为他的关系搞特殊。儿子待业在家时在牛奶厂开四轮车,还帮忙打杂,工作了近一年,不让给工资,他说就是让孩子来这里锻炼。

他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评优评模、调资都让给别人,总觉得别人的困难比自己多。  

他在牧场、奶牛场、改良站工作期间,为发展山区农田、家畜家禽改良以及离石改革初期的干部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一干就是20多年,直到1983年离职休养,享受县团级政治待遇。

 

功成身退育后人

 

雷步选一生刚正不阿,做事认真负责,思想境界很高。他在市委史志研究室工作的女儿雷晓晴说,2003年修建高速公路进行拆迁,正好经过他们的房屋。政府号召广大群众积极配合,但有许多拆迁户拒不搬走,与政府死缠烂打。他说建设高速路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好事,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老革命,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以身作则,第一个带头搬了出去,许多人都劝他,老革命老功臣,应该趁机向政府多要点钱,但他却说,他是一个共产党员,他要时刻为国家、为人民着想,国家培养了他,比起牺牲了的千千万万的战友,比起农村来的许多同志他是幸运的,他已经很感谢国家、感谢党了,他怎能拖党的后腿?

雷步选不止一次的说他是受了没有文化的害,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到了老年经常看新闻联播和石州新闻,非常关心国家大事、离石大事,他还教导他的儿女们要勤于学习、认真工作,要为国家的建设做贡献。他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雷步选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显示了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的优良品质。在对敌斗争中,他英勇顽强,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功绩卓著;在领导岗位上,他工作积极,认真负责,作风正派,平易近人,谦虚谨慎,联系群众,口碑良好;在平凡岗位上,他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无怨无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赢得了党和人民的好评;离休后,他时刻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从不向党提非分的要求,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言和党的初心使命。

 

 

作者:王娟 雷晓晴  吕梁市委史志研究室


版权所有:中共吕梁市委党史研究室
备案号:
晋ICP备14007065号-1
技术支持:龙采科技集团

版权所有:中共吕梁市委党史研究室(吕梁市地方志研究室)         
 监督电话:0358-8222182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备案号:
晋ICP备14007065号-1
技术支持:龙采科技集团